基隆人的基隆鐵馬、最短的一日環島、台1-500K標誌紀錄、最長的一次紀錄-西海岸台1-330K意義、平日50K鼻頭角來回有找、匪夷所思的遺愛無頭公案、我的一生 Cycling 系列

1977年我的第一部Cycling鐵馬

基隆人的基隆鐵馬

一生中最便宜/最短命/最讓我想念——我的白鋼牌第一部Cycling鐵馬

2019年1月1日我安安靜靜看著1977年的老照片,我的「白鋼牌」第一部Cycling鐵馬。心已不再絞痛,用心悼念著我的愛車——1984年永遠離開了我,再多的文字篇幅也無法表達牠七年的鞠躬盡瘁。

41年來我騎過太多的車,多數的車多半在我騎車生涯轉換過程中接力。唯獨這部白鋼牌鐵馬是在台灣尚未G牌/M牌當道之前的異數,基隆人在自己的家鄉車店挑選自己的愛車。

我唯一的彎把公路車、淺水藍色、12段變速-前2後6、變速桿在龍頭、外加後煞綱絲輔助剎車線、斗大的碼表、1000元有找〈在當時這價錢是我每個月學生伙食費〉

最短的一日環島

1977年大三我想騎環台灣,台南成大念書平日無捨消遣!在中美斷交、中日斷交緊張時代、山禁、海禁、戒嚴的苦悶年代。沒有GPS、沒有google、沒有騎車參考紙本地圖、沒有安全帽〈老天保祐,讓我騎這麼久,活著告訴大家如何「正確安全騎車」〉、沒有專用車褲〈每天騎完車疼痛難忍、必須塗面速力達趴著睡〉、什麼都沒有也不會動搖我騎環台灣的意志力。

啊!電影「練習曲」都不知在那裡?編導-陳懷恩先生多年後竟然相連了!

以為每天騎車上下課就足夠應付長途騎車腳程體能,也不熟練我的新車,更遑論操控變速,反正-年輕就是本錢啊!我與升大四同學阿仁雙人組就懵懵懂懂出發,30公里後攀爬九份金瓜石102公路,下著大雨〈當年102公路沒有不厭亭、北部濱海公路施工中不通,唯一102公路可通鼻頭角〉,但是漫長的大小鵝卵石off road下坡路等著我們,沒有人會提供我們最新路況,也不知從那問路。邊騎、邊推車、邊搭小發財車、跌跌撞撞也被狗追,灰灰的天候與到處施工中的濱海路基,真的很不開心!

終於憑著方向感,一路趕到宜蘭壯圍大四同學阿永家,他愣著熱情歡迎我們〈多年後每次分段環島、一日慢樂活、蘭陽不落活動,都常經過他濱海的家園,內心的激動就會湧上心頭〉。

變速全走位,一般車店老闆兩手一攤也不會調,車就托運回台南,結束只有一天的第一次環島行程。

日後每每騎車或開車經過102公路不厭亭,都好像來探望我老朋友似的,我經常凝視著:當年1977年我看著102公路大小鵝卵石off road下坡路口,奮勇一躍而下追夢去的身影。

2009年我出第二本書「慢騎‧分段環島」,書的封面就是挑選最壯觀的102公路下坡路口。而帶團騎車旅行分段環島,也一定經過102公路;102公路在我心中是非常夠份量的「心路歷程」!

台1-500K標誌紀錄

公路總局尚未規劃環島公路以前〈台26尚未出生前〉,台1-500k路標就落在鵝鑾鼻燈塔前。1978年大四揪了兩位同學台南遠行墾丁。南灣兩旁木麻黃樹點綴著南國海灣之美,那會有如今民宿林立吵雜景象?騎車人直溜鵝鑾鼻燈塔下,如今鵝鑾鼻燈塔園區收門票,卻不允帶車進入〈即使加價入園區仍不准〉。一日雙塔的朋友更只能遙望燈塔紀念了,真不友善啊!

台1-500k路標、鵝鑾鼻燈塔,對騎車人有很多指標意涵;而今沉積多年不再有異議發聲,很多FU都只能在遙遠年代去搜尋了。

最長的一次紀錄——西海岸台1-330K意義

1978年大四畢業前夕,早就預揪同學一路從台南騎回台北。這次體能腳力我都是有備而來,可是同學們又搬出一大堆理由逐一落跑!我再次孤獨享受一個人的騎車旅行,也讓我日後的騎車夢-適應並調整為獨力並不依賴任何支助的完成動力。

兩天半的西海岸台1-330K是非常孤燥乏味的,沒有任何資訊可讓我拐進西部鄉鎮裡,我很想,但一機在手的Google是要在35年以後才有的世界裡,我總是好像都跑太快了!這也是日後我完全沒有興趣騎所謂的環島,每天一直騎、吃飯/睡覺、完成?但這目前仍是台灣主流的騎車方式啊!

台1公路是台灣運輸主幹線〈中山高一年後完成〉多半尚未拓寬的二或四線道,很多趕貨的卡車貼身而過經常讓我心驚膽跳,最需在意並學習避車的是運豬仔車,豬的糞尿沿途馬路排放。民雄至嘉義當年最美的台1綠色隧道,早就成為歷史名詞。西螺大橋賣西瓜的跛腳小販,卻非常熱心拐來給我加油!我永遠記得他一臉熱忱賣力的神情;有經過西螺大橋我總是會停留在西螺鎮橋端,一再回味當年的人情味感受。

我推展環台灣騎車旅行,都盡可能避開主要汽車公路,就是想引導更多人感受放慢騎車旅行的美。

平日50K鼻頭角來回有找

1980-1982是我與白鋼牌鐵馬相處最密切的時光,剛退伍的體能是處於巔峰狀態,如果我處在2000年以後的年代,那一定是來次環島退伍紀念版、玩三橫一豎〈北中南橫新中橫〉,可惜我的心思已經在廣告業職場,不夠優的車款要玩上述挑戰級紀錄,我是很清楚不好玩的。

不同世代、不同騎車工具、不同心思,我並沒有以騎很大來收場。相反的它讓我絕緣於運動型騎車,讓足夠的時間來沉澱屬於我喜歡的騎車方式。

我習慣於晨騎故鄉基隆,延展至北部濱海公路的鼻頭〈北宜公路卡車潮尚未全面移轉至北濱公路〉,不想快的騎車節奏,自在呼吸我與白鋼牌鐵馬相處最快樂的時光。

永別了!我的第一部Cycling鐵馬

匪夷所思的遺愛無頭公案

很長一段時間我無暇騎車,白鋼牌鐵馬也轉借哥哥上班通勤,再轉借姐姐的兒子。忙碌工作讓我與騎車斷層,當我追問愛車下落時,姐姐說鐵馬被賣掉了、姪兒也因當兵外島出事了,突然間一切都成斷了線的風箏-有去無回!我的愛車永遠失蹤了!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不再碰車,我也自責照顧不了白鋼牌鐵馬。廣告泡沫化以後,我竟然將這顆深埋我內心底的種子萌芽,而且接二連三志趣成為志業。非常感念我這輛白鋼牌鐵馬!一切冥冥中牠帶著我激發冒險——發光無盡自燃熱力。

基隆人的基隆山

我的一生Cycling 系列

我要用「感覺」表達我的騎車生活、我的騎車人生、我的騎車夢、我最精彩的Cycling

Bike Lin Cycling系列 1.

1967年:觸媒——點燃一發不可收拾的騎車旅行熱力火苗

Bike Lin Cycling 系列 2.

1977年:冒險——無盡發光自燃熱力

Bike Lin Cycling 系列 3.

1993-2000年:開眼界——連續國內外騎車旅行的新燃力

Bike Lin Cycling 系列 4.

2001-2011年:沉澱——找尋騎車的真視野

Bike Lin Cycling 系列 5.

2012-2017年:重生——發掘燃燒熱力的動力

Bike Lin Cycling 系列 6.

2018年:聚焦——無限視野真正開展的熱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