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大漢溪左岸-樹林-後村圳-塔寮坑溪左右岸-板橋or新莊─ ─「新庄、風櫃店」台北第一大圳「後村圳」水文被斷捨離了嗎?
那天就站在1917年日治時期「後村圳改修碑」,一頭霧水啊?直覺以為她只是風櫃店〈樹林〉一個村落小水圳立碑,一指神功點入google,再對照深入探訪風櫃店鎮前街至保安路之間博愛街市街地形,直指這裡是都會交通加蓋地下化的後村圳主要幹線。一拖拉庫雲端資訊冒出呈現她綿密水圳支線網灌溉新莊平原面積高達3,554甲,比瑠公圳更多出700多甲,是台北第一大圳「後村圳」!
那天就站在1917年日治時期「後村圳改修碑」,一頭霧水啊?直覺以為她只是風櫃店〈樹林〉一個村落小水圳立碑,一指神功點入google,再對照深入探訪風櫃店鎮前街至保安路之間博愛街市街地形,直指這裡是都會交通加蓋地下化的後村圳主要幹線。一拖拉庫雲端資訊冒出呈現她綿密水圳支線網灌溉新莊平原面積高達3,554甲,比瑠公圳更多出700多甲,是台北第一大圳「後村圳」!
古老歲月淡水河內河航運發達,從新港「淡水港」到舊港「新庄」〈新莊舊稱〉,彎入湳仔溝河港「湳仔津渡」,繁榮1853年板橋林家建立「板橋城」〈Tour12細說〉,然而淡水河支流「大漢溪」與更細支流「湳仔溝」之間形成島嶼「番仔園」〈浮洲舊稱〉,就完全勾勒出「新庄、番仔園、湳仔溝」三角水文關係圖。
我永遠無法滿口說出我已經認識台北很久了!蛻變的她、網路世代陳積已久的文史記載逐一跳出格子排山倒海而來;我越用力搜集、越用力親近,她卻話匣子一開就閤不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