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放自如鱉興港/大潭、聚焦濱灣之心
  • 擺不平人與天爭生存、林邊/佳冬/枋寮喘息水文
  • 乙末戰後南台灣乃木希典痕跡

站在「大鵬灣跨海大橋」與「崎峰濕地觀景台」,盡情放縱突破視野,夠份量觀瞻的鱉興港/大潭〈大鵬灣古稱〉,遠遠脫出屏東海岸地平線。彎繞在林仔邊茄苳腳板寮〈林邊、佳冬、枋寮古稱〉魚塭田與眾多被考驗留下的百年古厝群,強烈感受人與天爭生存下來喘息水文。

來過多次,一次又一次疊印著台17以西的南台灣「放」的感受,屏東人與天爭的「放」、大鵬灣不同時令光影的「放」、乙末戰後乃木希典在南台灣留下最後「放」的痕跡。騎車旅人的「放」,除了速速奔馳過台17南台灣之外,眾多古厝群水文更「放」任著有心的旅人去親觸,另外一種舒放心情,慢慢將旅程放滿屬於自己的感覺。

請來「放」自己脫出「林仔邊、茄苳腳、板寮」地平線!

收放自如鱉興港/大潭、聚焦濱灣之心

大鵬灣環灣長條狀砂嘴沉積地形,圈住300年鱉興港〈清代大鵬灣古稱〉養殖歷史;日本神風特攻隊與接續國民政府軍管停頓住大潭〈日治時期稱〉,戰後蛻變中休閒娛樂的大鵬灣,都留下不同蹤跡。我只想經由制高點「大鵬灣跨海大橋」,放眼遠方台灣海峽的小琉球、南平海岸一望無際的美。

早晨的清涼海風魔力,延續吹拂在濱灣碼頭、大鵬灣帆船基地,流覽焦點停在大鵬灣的海上寶石「濱灣之心」,空間桁架大跨距空間,如置身科技電影場景,渺小人類處處充滿著對比活力,一艘遊艇不按劇本輕滑過,卻又晃如跳入另一個新次元空間。

穿梭「崎峰濕地」九曲橋,從崎峰濕地觀景台上俯望來時路,大鵬灣濕地新色彩樣貌,讓環灣注入一大片綠動源。與從高雄遷居回來的住民,聊著銀髮族想落葉歸根,重新來過大鵬灣簡居生活,不簡單的看透啊!

這三個佇點很容易讓旅人溜走時光,111天旅程夥伴「阿樹仔」合該搬來long stay,當東港人、崎峰人。所以我的單一天旅程,很多朋友都會提點那些要涵蓋在內,更有朋友從原先質疑為何要耗那麼多天旅遊台灣〈111天旅程〉,我都會報以微笑的說,你來親身體驗就明白了!

擺不平人與天爭生存、林邊/佳冬/枋寮喘息水文

很難擺平解決的地層下陷水患問題,繳足學費後的努力需要大家一起來,騎車必來警惕的「吳記古厝群地層下陷燄溫村淹水牆」,牆上怵目驚心的淹水高度刻劃,讓人忘不了人與天爭的窘困。

找尋百年以上或很有年份的古厝過程,是旅人的福份與享受。我喜歡嗅聞現有保存的氣味,與充滿典故含意的結構裝飾,雖然沒鑽精研究努力分享,既使已殘破剝落也不要緊,重要的是它呈現現貌的感覺。台灣很多古厝、老厝google地圖並沒標示,原因很多。網頁上介紹古厝、老厝偶爾有地址標示〈方便比對google地圖〉,大部份都沒有資料的古厝,就要憑福份運氣;找到的歡欣悸動,沒鎖上大門的喜悅。遍循不著失落感也就隨緣徹底放棄啦!

林邊鄉林邊火車站旁「苦伕寮舊驛站」,全台僅剩保留日治時期鐵路維修工休息站,各種漂流木裝置藝術、可以遮蔭的銀髮族樹齡老樹、彩繪牆無情戰火感受,撐起這1940年以來的記憶。

「林望三古厝」逐漸頹敗中掙扎想保住完整,這麼多古厝群最不容易、卻也最快憑感覺找到的。緊鄰著兩層樓的磚造房「保險樓」,典故真直接啊!居然是保險到期,領取到期保險金建造。「福記古厝」原來是鄭家經營雜貨發跡的商號,門口斗大鹹菜桶標誌非常明顯連想。

林邊與佳冬鄉界的林邊溪口,「水利村漁港」舊稱放索(Pangsoya),1637年存在最早開發的地方,扮演著漢人開拓移民渡船港;雖然沒有淡水、安平的風采,依舊寧靜的小港口,卻也是旅人的避風港。

佳冬鄉最眼熟有氣勢的「佳冬蕭家古厝」、「楊氏宗祠」擁有一口全台罕見的太極兩儀池、「西柵門」門額中央「褒忠」二字,可是乾隆皇帝感念六堆中的左堆義勇軍平亂親手硃批、佳冬唯一雙層傳統紅磚樓房「張家商樓」、六堆/左堆抗日主人家,時勢轉變成日軍招待所,又即將整修成為期待中的旅宿空間「蕭家洋樓」、幾乎1850年份原貌存有的「佳冬敬字亭」、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軍登陸枋寮接收台灣,從蕭家藏書小閣一躍成為抗日戰場「步月樓」,彈痕累累的外牆見證、日治時期佳冬機場的機槍堡「萬建古碉堡/半徑仔偵測站」。

舊名北旗尾「東海村」,東海車站有著見仁見智兩極化論點,那有什麼只是一個不起眼小車站?火車迷有FU媲美日本沿海小火車站!我呢?靜靜的田野邊可以沉澱旅人思緒的純樸地方,飛馳不停留列車有節奏拍打軌道枕木聲,被遺棄孤獨空曠感滿滿湧現〈如果當場另有麻豆旅人,我還會有故事的畫面〉。

熱忱的「東海村李家古厝」鄰居,推開虛掩住的鐵門,讓我受寵若驚中的視覺焦點,馬上被外牆的彩色磁磚拼貼華麗質感吸引住,這阿伯仔很快指引東林路98巷「《寶樹》謝家古厝」、仁愛街98號「遶境平安壁畫」,問路的人情味瀰漫著尋幽寬廣空間。

這麼多亮眼珍珠景點都不需爭論來瀏覽半天或一天時間,而是你想來多少次逐一細細感受!每一位騎車旅人都是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乙末戰後南台灣乃木希典痕跡

電影「203高地」裡,兩個兒子都戰死在旅順日俄戰爭的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在日清乙末戰後接收台灣的其中一隊日軍,從枋寮登陸也留下南台灣抵抗戰蹟。

枋寮番仔崙堤岸海風依舊,台灣人也依舊保留「乃木將軍登陸紀念公園」,每次來我依舊凝視這位後世人給他許多評論的爭議性異國將領。從這裡有機會接觸到他的一生軍旅生涯,印證他從日俄戰爭旅順203高地,出動兵力6.4萬人,死傷1.7萬人的想切腹自殺謝罪念頭,1912年明治天皇出殯當天夫妻同時為天皇自殺,成了武士道殉死精神象徵。
這些不同時空痕跡,因他的足跡串起原本不搭嘎故事,在台灣其他的更英雄故事也都記載在「五感騎車旅行台灣111天」當中。

枋寮旅程尾端流連在荒廢五十多年「枋寮基督教會舊遺址」、協會領騎噴射大宜展鍾愛視野變化「枋寮漁港橋枋寮漁港貝殼亭」、150年氣味彎繞又安靜的「北勢寮陳家古厝大條巷」,當然擠出更多時間,枋寮還有更多亮點珍珠。

放自己好說,放自己脫出地平線運用地形可得;放自己講古林仔邊、茄苳腳、板寮不容易,跳開走讀式導覽期待,作自己,來現地放空感受你想要的一部分就足夠了!

騎車旅行友善環境指南

Day62.屏東東港-林邊-佳冬-枋寮【林邊、佳冬、枋寮東海村小鎮漫遊】

1.行程動線

東港大鵬灣大飯店-187中山路-共和街-光復路無名橋-大成路-船頭路-青洲一號橋-大鵬灣環灣道路-2.8k大鵬灣跨海大橋-下橋路口右轉-青洲濱海遊憩區-屏128南平路-右轉上南平海堤自行車道-塗迦厝海堤-左轉下海堤引道小徑-南平路-左轉小徑-大鵬灣環灣道路-左轉跨越環灣道路-濱灣公園【蚵殼島-大鵬灣裡已快消失】-6.1k濱灣之心-濱灣碼頭/大鵬灣帆船基地-返回大鵬灣環灣道路自行車道-岔路口右轉-8.0k崎峰濕地九曲橋-崎峰濕地觀景台-屏128-1成功路-水利村海堤-8.9k崎峰安檢所-鄭家古厝-小徑-9.3k林羵羊古宅-屏128光前路-返回屏128-1成功路-和平路-鐵路橋下-仁和路-12.2k苦伕寮舊驛站-仁愛路-左轉中山路1巷-小徑-12.6k林望三古厝-中山路3巷-和平路-左轉跨越台17中山路-榮農路-13.1k福記古厝-189美華路-13.3k朝日酒家/林邊眼科診所【對向左側、不開放】-

左轉跨越台17中山路-中林路-13.9k林邊車站-屏128信義路-水利村海堤車道-堤防-16.3k水利村漁港-水利村防潮堤-光林路-鐵路橋下-仁愛路-台17中山路-林邊大橋-屏135羌光路-20.1k吳記古厝群地層下陷-燄溫村淹水牆-萬壽宮-塭仔第一排水幹線小徑-豐海路-屏134佳豐路-跨越台17-佳興路-23.6k楊氏宗祠-返回屏134冬根路-西柵門-西邊路-24.0k張家商樓-詩人步道-蕭家洋樓-啟南路-佳冬敬字亭-步月樓-返回24.3k佳冬蕭家古厝-溝渚路-溝渚路185巷-理學第豫章堂-溝渚路242巷-永泰街-佳昌路-屏134文化二路-屏131中山路-忠孝街-26.3k萬建古碉堡/半徑仔偵測站-忠孝街-大同路-25.6k佳冬萬建村敬字亭-民族路-左轉跨越台17佳和路-右轉東林路-延壽街-小徑-北旗尾北玄宮-東海派出所-30.8k久保田紀念鐘-斜對向東林路98巷-謝家古厝《寶樹》-返回東海路-仁愛街-98號-31.1k遶境平安壁畫

15號-東海村李家古厝-西安路-西安彩繪大道【已經破敗】-31.5k東海車站-返回東林路-屏136南山路-跨越平交道-大庄路-海鷗橋-海鷗三橋-德聖路-大庄海堤-37.0k乃木將軍登陸紀念公園-番仔崙橋-小徑-39.4k枋寮基督教會舊遺址-返回海堤-利水橋-沿海路-岔路右轉海堤-屏143德興路-枋寮橋-保生路右轉下坡海邊路-枋寮漁港橋-海邊路-41.8k枋寮漁港貝殼亭-小徑-42.0k北勢寮陳家古厝【不開放】-大條巷-左轉屏143保生路-屏144隆山路-左轉鐵路邊車道-枋寮台灣蝴蝶夢馬賽克-儲運路-43.28k枋寮車站     《40個珍珠景點》

推薦不要遺漏的32個珍珠景點:
大鵬灣跨海大橋、濱灣之心、崎峰濕地、苦伕寮舊驛站、林望三古厝、福記古厝、林邊車站、吳記古厝群地層下陷、燄溫村淹水牆、楊氏宗祠、西柵門、張家商樓、蕭家洋樓、佳冬敬字亭、步月樓、佳冬蕭家古厝、理學第豫章堂、萬建古碉堡/半徑仔偵測站、佳冬萬建村敬字亭、久保田紀念鐘、謝家古厝《寶樹》、遶境平安壁畫、東海村李家古厝、東海車站、乃木將軍登陸紀念公園、枋寮基督教會舊遺址、枋寮漁港橋、漁港貝殼亭、北勢寮陳家古厝、大條巷、枋寮台灣蝴蝶夢馬賽克、枋寮車站

2.起終點、里程、騎乘難易度
起點:東港大鵬灣大飯店
終點:枋寮車站
建議住宿:枋寮
起點就近大眾運輸:東港客運車站、終點就近大眾運輸:枋寮車站

3. google旅程參考軌跡檔【標示珍珠景點與騎車友善環境資訊扼要說明】

Cycling Taiwan五感深度騎車旅行台灣Day62.屏東東港-林邊-佳冬-枋寮
總距離:43.28k‧總爬昇61m‧總下降60m‧騎乘難易度★(最高五顆星)

4.建議騎乘

一年四季各有不同風貌〈7-9月炎熱季節〉。

5.建議騎乘方式

‧道路平整,事先過濾挑選自己喜歡景點,以免時間不夠用。

6.騎車旅行友善環境資訊

‧行程途中城鎮〈東港-林邊-佳冬-枋寮〉,便利店補給便捷。

‧容易混亂錯失岔路口:

  1. 大鵬灣跨海大橋-下橋路口右轉-青洲濱海遊憩區
  2. 屏128南平路-右轉上南平海堤自行車道
  3. 大鵬灣環灣道路自行車道-岔路口右轉-崎峰濕地
  4. 苦伕寮舊驛站仁愛路-左轉中山路1巷-小徑-林望三古厝
  5. 漁港貝殼亭-小徑-北勢寮陳家古厝

‧危險路口/路段:

  1. 大條巷-左轉屏143保生路

‧注意1.行程動線經過路口的提醒描述【遵守交通號誌,跨越主要汽車公路】:
大鵬灣環灣道路-左轉跨越環灣道路-濱灣公園來回兩次、和平路-左轉跨越台17中山路、189美華路-左轉跨越台17中山路、屏134佳豐路-跨越台17-佳興路、民族路-左轉跨越台17佳和路、屏136南山路-跨越平交道

珍珠景點摘要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

大鵬灣跨海大橋

2011年正式通車啟用,全長579公尺,鵬灣跨海大橋開啟時間:
夏季時間(3月-9月):每週六、日及國定假日17:00開啟
冬季時間(10月-2月):每週六、日及國定假日16:30開啟

青洲濱海遊憩區

佔地約7.6公頃,位置在大鵬灣潟湖出海口西南側,可遠眺小琉球。

蚵殼島

全島面積大約7,150平方公尺,傾倒蚵殼多年集中堆置,自然形成由蚵殼堆砌形成的島。近年因風災損毀仍在重建中,暫不開放。

濱灣之心、濱灣碼頭、大鵬灣帆船基地

以「大鵬灣海上寶石」概念建構空間桁架結構,創造大跨距空間,以開闊視野觀賞周邊海域,白天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為遮體帶來採光,為大鵬灣新亮點。

林羵羊古宅

約建於1933年 ,林羵羊先生擔任過保正、鄉代會主席、縣議員、省議員。屋子建材都從對岸帆船運來。
地址:屏東縣林邊鄉崎峰村光前路3號  

苦伕寮舊驛站

1940年建林邊驛站同時也建苦伕寮,全台僅存保留日治時期鐵路維修工休息站,當時車站客運服務人員稱為「驛夫」,鐵道工務人員稱為「苦伕」。
位置:屏東縣林邊鄉中山路三巷、仁愛路岔路口(林邊火車站附近)

林望三古厝

約建於1924年,林望三協助平定原住民有功,欽授五品官職。門樘上塑「晉安第」堂號,右側邊便是林望三之塑像。
地點:林邊鄉仁和村中山一巷   

福記古厝

官方的正式名稱為「鄭家古厝」,建造年代1899-1901年間,「福記」是鄭家經營雜貨發跡商號。
地址 : 屏東縣林邊鄉榮農路8號

林邊車站

1940年設站,1944年林邊至枋寮間因戰時需要而拆除,1953復舊。

吳記古厝群地層下陷

古厝群位於全國地層下陷最嚴重佳冬鄉海埔庄區,下陷最深超過三公尺低於海平面,八八風災幾乎全數淹沒。

燄溫村淹水牆

尼莎和海棠颱風接續襲台,屏東淹水嚴重,其中佳冬鄉燄溫村淹水一度達1.6公尺災情最慘重,這面「淹水牆」已成知名地標。

楊氏宗祠

建於1860年,是以庭園造景最獨特的古宅,全台罕見的太極兩儀池,祖先楊雲岫曾任潮陽太守,屋頂燕尾脊代表官宦後代。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冬根路19之30號

西柵門

六根、佳冬二村在1811年共同興建大圍壟東西南北四大柵門。到目前北柵門因為風災改建失去原貌,西柵門保有舊觀。

張家商樓

竹山張萬山宗族後代分支到佳冬定居,商樓創建於1910年,2011年整修,是佳冬唯一雙層傳統紅磚樓房。
|地址: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西邊路1號

蕭家洋樓

蕭恩鄉所建造80餘年以上三層洋建築,陽台以羅馬柱式特殊形貌特,形成傳統東方建築融合早期西洋式建築景觀。已編列預算預計整修,包括有旅宿空間。

佳冬敬字亭

佳冬村惜字亭」又稱「聖蹟亭」,建於1850年,供祀倉頡,崇敬「敬惜字紙」理念。

步月樓

這棟門樓也是蕭家書房,旁有藏書小閣,六堆義軍首領蕭光明,與日本軍隊曾在此發生1895年的步月樓戰役。

佳冬蕭家古厝

建於約清咸豐年間,古厝建構以雙回字型客家圍龍屋形式,是台灣唯一五堂六院氣勢。
地址 : 屏東縣佳冬鄉佳冬村溝渚路1號    電話 : 08-8664705

萬建古碉堡/半徑仔偵測站

佳冬古碉堡約有三層樓高,是日治時期興建機場機槍堡軍事遺址。

久保田紀念鐘

建有55年以上歷史鐘塔,是久保田台灣公司當年為感謝「東海全村都用久保田農機設立。

謝家古厝寶樹〉

建於1922年,堂號「寶樹」。是一進左右護龍傳統三合院格局,大門造型別緻有特殊裝飾含意。

東海村李家古厝

建於1928年,古厝建材以艷麗彩磁面磚裝飾為其特色。

東海車站

1953年伴隨林邊站與枋寮站間復舊,設立北旗尾車站。1966年站名配合地名變更為「東海站」。

乃木將軍登陸紀念公園

1895年10月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曾任後來第三任台灣總督的乃木希典由枋寮外海登陸後,沿海岸線北上接收台灣。乃木希典(1849年-1912年),日本帝國陸軍大將,曾參加日清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明治天皇死後,夫妻倆切腹殉死。

北勢寮陳家古厝

福建漳州陳珍在1862年渡海到台灣定居,開墾建屋約已經150年左右,住宅旁巷子可以同時容納兩台牛車經過,稱為「大條巷」。

枋寮車站

1941年設站,1944年林邊至枋寮間因戰時需要而拆除,1953年復舊。1991年在本站舉辦南迴鐵路通車典禮。1992年環島鐵路網完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